热点

当前位置 /首页/范文/热点/列表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集合1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可分为集体事迹和个人事迹。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先进事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集合15篇)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

梁xx在20xx年从工作岗位退休后,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扎根基层,投身农业,创办珍果园家庭农场,发展葡萄特色产业,农场种植规模达200亩,她以居家妇女为主体,以农场为载体,采取“基地培训、合作互利”的方式组建了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带动周边乡村200余名妇女居家灵活就业。

在农场经营过程中,她始终把创新作为农场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指导和外出学习考察,积极探索葡萄种植管理技术和营销模式,在葡萄成熟时,客商闻名而来,农场优质葡萄不仅畅销国内大中城市,还出口东南亚及非洲肯尼亚,产品得到市场高度认可。

梁xx在东位村支村两委的引领下,坚持“走在乡村振兴最前列”,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实施产业化发展,积极发挥产业试点平台作用,通过特色产业导入拉动乡村经济升级转型,带动周边葡萄种植面积新增260余亩,使当地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了卓越力量。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2

小生,197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12月退伍,绥德县中角镇延家川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他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秉持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意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以“三变改革”为有力抓手,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全村居民脱贫致富,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精神文化建设为重点,带领村委班子成员,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方位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把延家川村打造成为环境美丽、农民富裕、产业兴旺、品质提升的美里乡村。

2018年3月,绥德县中角镇延家川村退役军人小生当选了该村新一届党支部书记。他上任当村支书,意味着他要放弃常年在西安经营的高薪酬生意。小生犹记每次回到村里,乡亲们围住他问长问短,看着老乡们期盼的眼神和延家川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他的内心五味杂陈。这些年,无论走多远,最惦记的还是这个生他养他的老地方,他决定放弃西安的事业,回到生他养他的地方,让乡亲们也富起来,让延家川村旧貌换新颜。

凝聚班子的战斗力

自18年换届任职后,发现村里存在问题很多,也很严重,如一盘散沙,可如何要处理好这些问题的整合,对我这样的一个新手真的也是难上加难,经村两委多次和村里的老党员,老同志群众代表探讨,研究,商议后,最终我们把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得到了妥善善解决,村风,村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提高,村里现在不但团结安定,文明和诣,还被列为先进重点文明村。只有解决好问题安稳,才能有下一步的发展。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该同志始终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完成了全村92户188人脱贫,带领群众走上了幸福小康路。他始终坚信“用自己的耐心、真心一定可以换取贫困户的放心”,经常“到户中、面对面”入户了解农户困难,对本村所有贫困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均能做到“情况清、底子明、了如指掌”,并且能真正做到把贫困户当做自己的亲人,针对贫困户的困难需求,能够及时到户了解并帮助解决,在当地老百姓口中得到了一致好评。

产业发展创益明显

他上任后发现,延家川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全村土地闲置荒芜,村集体经济落后,主导产业薄弱,在家群众增收困难,村民人心涣散。面对这样的现状,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在深入学习中转变思路,在一系列的探索过程中,结合“三变”改革,围绕盘活集体资产、农村土地、林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要素,激活发展潜能,先后到山东寿光考察温棚种植,陕南革命老区柞水,天津毛家裕,杨凌农高会等地学习考察;为了使“死资源”变成“活资产”,他决定流转本村土地,使村民有一个长效稳定的收入。2018年9月成立绥德县中角镇延家川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用三变改革六步法,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2018年11月,合作社流转川地60亩来发展蔬菜大棚项目,建成标准大棚27个,同时大棚基地设施配套400吨蓄水池,管网,电,路,太阳路灯等均己建设安装完成,带动全村387户1089人增收,同时,大棚种植项目雇佣贫困劳动力20余人,户均家庭务工收入增加4000-9000元,这样不但增加村民的收入,同时还能壮大集体经济,尽早实现全村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另一方面流转土地100亩用于栽培高标准、高品质红薯,预计稳定增产40%,可直接带动20户62人增收。腰包鼓起来,日子美起来。看着乡亲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他说,再苦再累都值了。

基础设施大变样

村民富裕起来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落后,他多方争取,积极协调,依托政府和社会力量,解决了乡亲们吃水难的问题,新建3口水井,维修2处水井;同时打造村委阵地,对阵地会议室打造和墙面,亮化灯,广场运动器材的安装打造,全村路灯的更换90多盏,热水器56个,新式电表370余户,硬化村里道路一公里,为全村新建厕所235户;同时发展红薯产业一百亩,建成可容纳30人的幸福家园,争取200万包大棚河提解决了父老乡亲们的出行难,用电方便问题,提高了我村形象硬件设施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2019年中秋节,举办了延家川新民风表彰暨中秋大会,为了调动村民们的积极性和凝聚力,评出10名个人先进进行表彰,通过表彰,大力弘扬道德模范的无私奉献精神,教育引导广大村民,以道德为榜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而弘扬社会正气,倡导时代新风,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质,深入推进全村公民道德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同时营造出勤劳致富光荣、安于贫困可耻的社会新风气,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

团结老兵,共创共建战疫一线,勇敢逆行行

作为延家川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为更好地服务退役老兵、团结退役老兵,他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同时建档立卡,每一名退役军人一户一档,收集诉求与建议,定期召开座谈会,交流红色基因故事、致力军人精神传承。将优秀退役军人延维浩选为村环境卫生监督员,号召退役军人群体参与村集体建设,以军人精神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全村积极进取氛围。

战役一线勇敢逆行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冲在疫情防控一线,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固防线。他从腊月二十八接到镇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即刻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带领村两委成员,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冲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宣传,通过网格细化,班子成员与网格员一起挨家挨户走访宣传,确保户户到位、人人知晓。为切实把“内防输出、外防输入”落到实处,在村各出入口设立卡点,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排查劝返外来车辆及行人。值班值守期间,他总是主动值夜班,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其他同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始终坚守着军人的性格和气质、纪律性和无私奉献精神,时时处处彰显着一名退役老兵良好政治素养和赤胆忠诚,是退役军人中的优秀代表,是一面旗帜。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与使命,不计个人得失,为了全体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不遗余力。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3

河南南阳的xxx,2017年在南阳邓州市十林镇习营村组织成立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起初,她们的合作社仅用来园林绿化,随着规模发展越来越大,业务范围也扩展到了农作物种植、农业机械服务等。2019年,xxx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合作社日常运营中,社员农闲时出去打工,农忙时回社干活挣钱,有农机的加入合作社干活,没农机的也可以到合作社当农机手,大家分工明确,工作认真,合作社很快就有了规模。由起初仅有2台农机,发展到2020年底已经拥有36台,服务能力也由不足万亩发展到2020年底的10万余亩,服务范围达7个乡镇21个行政村。

2021年夏季小麦成熟期推迟,南阳市甚至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小麦同时成熟,联合收割机极度缺乏的情况下,xxx多方组织本地收割机,并协调陕西、河北作业队到南阳市支援三夏生产,助力全市小麦及时收获,保障了当地农民的最大收益。

在积极服务广大农民的同时,xxx还带领合作社积极参加市农机局农机深耕项目和市农业农村局农机深耕项目,帮助当地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民丰产丰收。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合作社还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xxx的团队自筹资金,免费为十林、罗庄两个乡镇街道及周边多个村开展防疫服务,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4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之路。没有产业的带动发展,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很难真正脱贫,缺乏产业的支撑,即使脱贫也难以持续。未来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退役军人梧州市交村叶脉加工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小欣说。

大坡镇交村退伍军人小欣有一个感人的创业故事。1995年退役后,小欣进入中船华南船舶机械厂工作,一干就是10多年。农村长大的他,看到国家对深化落实“三农”的改革政策的重视,坚定他回乡创业的决心。20xx年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向单位提出了辞职。厂长知道后亲自带队家访了解,说:“我们是央企,待遇好,招工方向都是面向退役军人为主,建厂30年没出现过辞职的员工”。但在听到小欣的心声意愿后,深受感动,走时对小欣说:“你办停薪留职吧,随时欢迎你回来”“不,我决心已定,乡村需要我”。就这样小欣回到了大坡镇交村。

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交村以前是个非常贫困的村庄,当地的山地资源丰富却没有市场,老百姓守着资源无法致富。小欣在创业之初选择该村作为创业地点,难度较大,但是他并未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与该村经济带头人进行合作,探索出了一条以产业发展带动该村脱贫致富的前进道路。

20xx年,在小欣的带领发动下,交村创立了梧州市交村叶脉加工专业合作社,动员村民利用荒山扩种玉兰树3000多亩,进行叶脉加工,作为工艺品原料。该合作社主要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和“部分农副产品直接与农户签订合同”这两种方式来使农业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交村叶脉加工合作社从农民处采购农副产品,年采购金额达几百万元,由此农民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一些农民还积极参与农副产品购销和贩运,为公司提供运输、储藏等相应的配套服务,除了种植收入之外还能获得相当可观的副业收入。据统计,交村从事叶脉加工的农户达900多户,共解决了5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其中有92户贫困户,通过叶脉加工实现脱贫摘帽。合作社还定期为村民免费举办技术管护培训班,让村民学好技术,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在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龙圩区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叶脉生产加工基地。此外,通过和梧州市交村叶脉加工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带动,梧州市龙圩区的多家配套加工企业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龙圩区的年加工工业用叶脉达到了3000多万叶,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以梧州市交村叶脉加工专业合作社为例,所用的原料几乎全部是农副产品,年需求量约3000多万叶。公司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参与,带动了多家中小企业共同成长,900多户农民生产增收。这些中小企业90%分布在农村地区,他们通过为梧州市交村叶脉加工专业合作社提供原料、半成品和服务等,盘活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近年来,由于带富成效明显,小欣创建梧州市交村叶脉加工专业合作社先后获得市“十佳专业合作社”、自治区乡村振兴巾帼示范基地、广西首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展销会“优秀参展企业”等荣誉称号。

乡村振兴,必须有产业基础,在退役军人小欣的带领下,种植成片的玉兰林,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人们可以来村体验叶脉加工的乐趣,也促进了手工艺业,观光农业发展,现在交村乡村振兴示范点是叶脉为主题特色设计的观光乡村项目,每一个细节都是以叶脉命名,更体现项目建设对促进乡村振兴,促进就业岗位,第三产业发展起到示范作用,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5

走进鸡场镇学官社区桥头组,一条条水泥路修到家门口,一栋栋房子整齐有序,一片片脐橙产业基地葱葱郁郁,一户户农户脸上藏不住满心喜悦……一处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无不展现着这个美丽乡村人民的幸福生活。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县委统战部下派的驻村干部——试验区联络中心办公室主任黄建贵密不可分。

深入开展遍访,助推乡村振兴

为持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黄建贵严格按照鸡场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出发点,组织包片干部、包保干部深入开展走访、排查及防止返贫致贫等各项工作,通过进组入户、电话核实、微信联系等方式消息了解片区内脱贫户、监测户生产生活情况,及时掌握收入情况,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措施,确保三类重点人群增产增收。

打造特色品牌,助推乡村振兴

黄建贵以实施产业助推增收要求,以柑桔产业为主导产业推进,完成柑桔种植6000余亩、挂果20xx余亩,组织产业指导员到深入果地对农户开展《柑桔产品质量提升技术培训》,培训农户30余人次,发放诱虫粘虫球75000余个,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00余盏,通过多方式杀害病虫防止传播黄龙病等病虫害,20xx年5月5日,脐橙获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大力配合社区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按照没有一片撂荒地的要求,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粮食种植工作,结合稻谷种植示范点大力动员群众发展250亩“稻+鱼”种养殖项目,发放玉米种子1200斤、黄豆300斤,守好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群众增收。

加强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黄建贵积极配合实施20xx年鸡场镇柑桔园改造建设项目,完成7条单轨运输轨道安装,共计4000余米,安装完成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滴灌管网,履带式旋耕机、开沟机施肥机已采购到位。积极申报《20xx年鸡场镇学官社区桥头组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庄整治项目》,完成新建公厕30.57㎡,河道垃圾淤泥清理1858.82m,河道驳岸砌石1126m,拦水坝挡墙120.3m,驳岸石砌筑69.6m,混凝土仿木护栏132.95m,台阶5.4m,雨水沟1645.5m,卵石排水沟91.52m,挡墙253.9m。申报《20xx年鸡场镇学官社区桥头组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乡村环境整治项目》,完成改造112户卫生厕所改造。实施《20xx年鸡场镇学官社区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示点宜居农房建设项目》,投资241万元,已完成62户宜居农房改造,老旧墙面改造17627.55㎡,老屋顶改造750.78㎡,砖砌橱柜38户。

创新基层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黄建贵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到桥头寨开展环境卫生评比工作,切实提升群众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意识;组织召开2次群众会、院坝会,与群众交心谈心,切实了解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老百姓的所期所盼,并通过召开桥头寨议事小组会议进行共商,由议事小组牵头,对环境卫生整治、门前“三包”、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进行分片管理,形成社区管总、议事小组管事、群众共管的机制;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谋划申报项目,通过数字化,推进乡村治理,通过院坝会、群众会、入户等方式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积极宣传村规民约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通过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新修订村规民约词句朗朗上口,让群众易记、易懂、易行,大力宣传弘扬勤俭节约、浪费可耻的理念,倡导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远离黄赌毒,消除邻里矛盾,大力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实,培育文明乡风。

牢记初心使命,助推乡村振兴

黄建贵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帮助大病户廖顺清申请解决临时救助2万元,切实减轻农户因病造成的负担,为监测户韦正明户申请防贫扶助险,补助32108元;为辖区内3户残疾人家庭每户申请3000元进行无障碍改造,解决残疾患者生活困难;针对洋岐山组因降雨较大导致山石、泥巴垮塌影响群众上学、出行等情况,及时协调挖机对滚石、泥石进行清理,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需求;配合省民政厅开展春节期间“慈善情暖万家”慰问活动,为社区56户三留守人员发放慰问金及温暖包,共计约2.8万元;春节期间积极协调,为社区鳏寡孤独群众发放爱心棉被20套,床上三件套20套;因降雨导致群众水管断裂,及时协调水管,组织群众修缮饮水管网,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6

荔波县小七孔镇觉巩村有这么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他叫xxx,拥有一个幸福的六口之家,父母、爱人,还有两个活泼懂事的女儿。他的家庭也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伟大事迹,但全家人都在用自己的真挚、朴实和宽容守护着平平淡淡、最真实的幸福。

爱岗敬业守底线,愿做乡村振兴衔接人

作为一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他在工作中虚心、勤劳,积极主动,尤其是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衔接的工作上,主动关心脱贫不稳定群众,积极为脱贫监测户申请各类项目分红;对包保网格家庭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发现有突发困难群众及时制定帮扶计划精准开展帮扶工作;协助村级开展疫情防控与疫苗接种工作,对于不方便外出的老人做到“包接包送”并做好相关疫情防控政策的宣传。乡村振兴工作开始以来,他积极参与村级项目谋划,协助村支两委做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等项目的谋划工作。此外,积极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帮助群众介绍外出务工、登记好已就业人员的信息台账,做好防贫、返贫等相关事宜,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并获得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

任劳任怨睦乡邻,愿做勤俭节约持家人

xxx的母亲一直秉持着中国传统妇女的朴素和勤劳,尽心竭力地处理好家中琐事,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和身患重度残疾的xxx的父亲。每天的日常就是骑着一辆电三轮风雨无阻的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到家后又急忙洗衣做饭,一刻不得清闲。为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她尝试发展生猪养殖产业,每天起早贪黑的劳动,希望通过辛勤劳作,能够给予一家人最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让家庭变得更加温暖的同时让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在对待邻里关系上,王母也表现得很积极,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的母亲就一定会伸出援手,为大家排忧解难。

敢于担当甘奉献,愿做传道授业园艺人

xxx的妻子是一名乡村幼儿教师,为了能给孩子们上好课,她除了积极向身边的优秀老师学习,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自学网上优秀教师的课程,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常常观看视频,查找书籍,为给孩子们制作教学用具常加班到深夜。她常说“当了幼儿教师,我才知道,真的要会十八般武艺。我要努力勤学习,做我们班孩子的榜样。”“班上有不少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缺乏父母的陪伴,我更要多关心和爱护孩子们一些”。xxx的妻子从两个孩子的妈妈,变成一群乡村孩子的“妈妈”,她心疼班里的孩子,同样更能切身体会这些村里孩子们对爱的渴望,所以她总是竭尽所能陪伴和爱护孩子们,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尊敬长辈爱学习,愿做舞蹈绘画追梦人

xxx育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女儿,“说起女儿,是我和妻子最大的骄傲”xxx说。他的两个女儿非常地听话懂事,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在奶奶的教育下,平时她们在家也总是互相帮助,一起玩耍,不给奶奶添乱。特别是刚五岁的大女儿,经常帮助奶奶扫地、洗碗、整理玩具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三岁的小女儿总是跟在姐姐身边有样学样,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大女儿从小就表现出对舞蹈和绘画的热爱,所以四岁时xxx就给她报了舞蹈班,四岁半给她报了绘画班,每次课程奶奶都会带着妹妹接送姐姐,一年多下来,姐姐也坚持从未请假旷课或迟到。短短一年时间下来,孩子已经取得中国舞一级资格,绘画方面获得了2021年贵州省全省创意书签设计赛学龄前组一等奖。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7

20xx年,安图县委组织部委派xxx到亮兵镇大西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4年来,他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建强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全面提升治理水平和持续为民办事服务,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强党建筑堡垒,建强“一心为民”的基层组织

xxx利用换届契机,配合镇党委选优配强村班子队伍。创新实施党员积分管理,用积分衡量党员作用、评定党员优劣,促使党员肩上有责、考核有据,有效解决了农村党员管理难问题。同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带领村“两委”干部学习先进理论和各项国家政策方针,不断提升村干部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大西村连续两年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党支部”。

根据村情,xxx与帮扶单位积极谋划实施绿皮蛋鸡养殖项目,以发放养殖补贴为推手发展庭院经济。三年来,累计发放绿皮蛋鸡鸡苗补助4.7万元,村民销售鸡蛋获利30余万元。为进一步拓宽村民致富增收渠道,在全村推广辣椒订单种植项目和刺嫩芽种植项目,全力打造山野菜繁育基地。全村先后成立了养鸡、养蜂、养猪、养牛、水果种植等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致富合力,实现了由弱变强的根本性转变。

夯根基扶志智,培育“重德崇善”的文明乡风

xxx带领工作队队员以环境整治、移风易俗、选树典型为重要抓手,不断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选树典型模范入手,组织开展了“共产党员户”“勤劳致富光荣户”“勤俭持家荣誉户”等挂牌活动,不断激发村民勤劳致富、自主脱贫积极性。从涵养良好家风入手,组织开展“干净人家”和“美丽庭院”评选活动,以典型引领、榜样示范,在全村营造整治环境的浓厚氛围。

办实事惠民生,争做“群众满意”的驻村干部

xxx聚焦困难群众,帮助重病家庭申请慈善救助,送重病患者到外地就医,帮助村民销售土特产。他积极协调州铁路护路办和延吉工务段整修铁路沿线机耕道,及时解决农民春耕出行难题;协调县交通局为村民捐赠“爱心”长椅,解决村民休闲无场地难题;协调相关部门帮助村内合作社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全力打造大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协调联通公司,为水库屯村民安装宽带网络,实现网络覆盖,终于解决了多年网络不通的难题。

帮助水库屯居民解决多年无宽带网络难题

俯下身抓治理,创建“环境优美”的魅力乡村xxx积极协调帮扶部门向上争取了价值30余万元的环境卫生整治车辆,结合村情实际,建立“全体村民月集中清理、老年卫生队日常维护、村民责任担当区划分”工作方式,组建“脱贫户卫生队”,促使村容村貌和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向好转变,着力打造示范村建设。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小林作为市派驻枣市镇xx村工作队队长,始终牢记自己的工作使命,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为xx村乡村经济、文化、党建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与看法,推动xx村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

驻村期间,陈队长每月都会带领工作队和结对干部走访结对70户脱贫户、两户监测户和两户边缘户。为了全面掌握了全村基本情况,听取群众对于乡村振兴的理解与看法,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支村“两委”干部,对全村16个村民小组档外的568户群众进行了全覆盖走访。在走访的过程中,陈队长发现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他都登记在自己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进行限时整改销号,做到对村里情况底子清、资料齐、措施硬、成效凸显。

村里的情况清楚了,下一步就是要寻找经济发展“突破口”。陈队长把培育和做强做大村光伏发电龙头企业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加强光伏发电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使该企业每年可为村集体盈利8-10万元,为支撑现代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提供经济基础。同时积极为方绿生态股份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壮大提供优质服务,多次到县交通局联系,调整了园区道路2条,并立项水泥硬化约4公里,为xx村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实现了好的开端。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9

xxx,华来镇川里村第一书记。自驻村以来,xxx健全完善村级组织运行制度,认真开展村党支部会议、“两委”会议、村民代表和全体村民会议,开展党支部“双联系”活动,新建党建宣传栏7个。协调项目资金完成4.21公里村路1条,1.77公里村路1条;化解占地矛盾、邻里纠纷等矛盾纠纷35起。

协调社会力量多次来村为百姓开展义诊,并捐赠物品、药品和现金累计达4万元。放弃个人休息时间,带领党员代表及致富能手到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的中草药种植技术,逐步应用到川里百姓生活实际中来,帮助乡村百姓开拓视野,转变传统观念,让百姓大步走在劳动致富的康庄大道。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0

2016年4月10日,受市委办指派,小刘来到了省定贫困村——龙门县蓝田瑶族乡上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四年来,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瑶乡、甘于奉献,唱响了一曲新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雄浑乐章,让村民们收获了脱贫奔康的成果:目前,上东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村集体收入由扶贫前每年约2.7万元增至39万元,实现从贫困村向小康村、从“后进村”向“后劲村”、从产业空心村向网红打卡地的蜕变。

用真情赢民心,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力

上东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最大的少数民族村,但这里的贫困却在省里“挂了号”:全村因病、因残、因智致贫现象突出,集体经济薄弱,交通闭塞,公共基础设施缺乏,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得知被派驻上东村时,小刘既兴奋又焦急。市委要求将上东村打造成省级扶贫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作表率。这就意味着,上东村的扶贫工作不仅要做得好,还要出新、出彩。作为军转干部的他深感重任在肩,心里暗暗给自己立下军令状:不拔穷根不摘穷帽绝不收兵!

要改变贫困,先改变自己。从机关到乡村,扎下根来,才能把“两条心”变成“一条心”。白天走访贫困户了解情况,晚上熬夜归整扶贫资料,一到上东村,小刘就忙活开了。

初来乍到,有些村民对这个从机关下来的扶贫干部打了个问号,猜想小刘是不是来“镀金”的。但小刘决心以真心赢民心,凝聚脱贫攻坚向心力。周一到周五,吃、住、工作都在村里的工作模式,让他很快就融入了上东村。他主动深入村民家中,嘘寒问暖拉家常,了解村民们的家庭成员和收入情况、致贫原因等,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72人(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35户153人,无劳动能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共寻致富良策,与贫困户同劳动。四年来,小刘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上东村贫困群众筹措扶贫慈善款和物资共计100余万元,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300多人次。最让村民们感动的是,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刘始终同村党员干部奋战在防疫一线,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甘当守护者。

小刘的辛勤付出和真情奉献深深打动了上东村村民。如今,村民们的“等、靠、要”思想不再有了,致富奔康的内生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谋良策出实招,铺筑产业兴村新路径

治穷要治根。产业扶贫是铲除穷根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上东村是龙门县的水源保护地,被列为禁养区和禁采区,注定难以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打好产业扶贫这张牌,最大限度地将现有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现实财富?小刘认为,产业扶贫只有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效稳定脱贫。

在实际调研与论证的基础上,小刘与村“两委”班子一道谋思路、出主意,找准产业兴村突破口。他立足该村温泉、百竹园、古树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和瑶族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和多种产业相结合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目前,该村发展的主要产业有乡村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生态种养、广告位出租、竹制品加工等。另外,小刘还为上东村争取到了韶新高速的一个出入口,为今后大型温泉项目落地奠定了交通优势。村民们称他这是为上东人民做了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小刘还通过建立致富带头人人才库,请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对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通电商、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成立专业合作社3个。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村“两委”班子、村民们一道通过开辟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新路径,帮助上东村和贫困户形成了“造血”功能、走上长效、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

抓党建促和谐,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四年来,小刘以省、市、县《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的实施方案》为指导,突出重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美丽党建”体系引领上东村党建,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针对上东村党支部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较多、经常性教育难组织的特点,村党支部建立了“上东村党员之家”微信群,在群里及时发布村党支部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的党员搭建起一个学习教育的便捷平台。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注重发展培养党员,近三年来发展3名30多岁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和2名30岁左右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管理党员等相关制度,注重以制度管理党务村务,着力解决班子“执行力、战斗力不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

四年来,通过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党建促和谐,如今的上东村各项社会事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该村也先后荣获了“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设示范点”“惠州市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小刘坚信,在党建的引领下,上东村的党员干部一定能成为未来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的主力军。

如今的上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致富奔康的劲头更足了。

上东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而小刘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让当地村民们感动。2021年4月,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面表现突出,小刘获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被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1

“事业兴旺,关键在党”,这是清水县乡村振兴局干部,白驼镇杨坪村第一书记小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小伟自20xx年5月选派驻村以来,真抓实干、倾情付出,和村“两委”班子一道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培育支柱产业、改善基础设施、补齐村户短板,20xx年底实现整村脱贫退出,116户508人实现稳定脱贫。

如今的他,再一次站在了乡村振兴建设一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天水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清水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精神。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强基础、重创新、育特色、促提升、抓服务”的工作思路,以“四抓两整治”为抓手,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职能,协助村党支部书记全面加强组织建设。

一是注重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提素质。

严格落实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持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推动党员做到五个熟悉(熟悉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熟悉党建理论知识、熟悉村情实际、熟悉法律法规、熟悉全村重点工作),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党员在理论水平上要高人一筹,在干事创业上要先迈一步,引导杨坪村党员做好“惠民政策宣传员、村情民意信息员、帮办实事服务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夯基础。

对照党章,严格执行“党员管理制度”、“交心谈心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不断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将从严管党治党措施落到实处,将村党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结合村情实际,创新推行杨坪村“流动党员定期联系制度”“帮学帮教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帮办实事积分管理制度”,自觉践行为民服务宗旨,20xx年来,认真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共4件,化解矛盾纠纷6起,开展为民代办服务15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

三是聚力党员队伍建设强筋骨。

注重从专业大户、农村实用人才、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中发现优秀人才,把符合条件的人员发展成党员,让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带头能力强的人吸收进党员干部队伍,把优秀党员培养为村干部,不断让基层党组织担负起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凝聚起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为杨坪村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2

小达,男,壮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管理学学士学位,现任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智信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2020年,为响应江西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小达回到家乡智信村,投身到家乡建设中,与爱人、女儿分居三地。在2021年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小达高票当选为智信村党总支书记,成为江西镇年纪最小、学历最高的党总支书记。

勇担重任,乡村焕颜。

当选为村支书后,小达的首要任务便是完成智信村的“三清三拆”工作。智信村位于南宁市西部,地处左江下游,因水域丰富、巷道多、民居杂等特点,此次高铁沿线风貌提升改造工作任务重大,有6个坡属于江西镇的重点“清拆对象”,同时,还有393栋民居的外立面亟待改造提升。

小达深刻认识到,全面整治村容村貌,打造干净、整洁、有序、宜居的村庄,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来源,也是乡村振兴的“压舱石”。结合智信村的实际情况,他主动担任“总队长”,迅速制定了“四支队伍”的工作机制,即组建一支宣传队,向群众宣传进行乡村风貌提升的重要性及意义并动员群众进行房屋外立面的改造;组建一支保洁队,对各坡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组建一支钩机队,对各坡的废弃猪栏、牛栏、鸡舍、杂物房等进行拆除并清理掉产生的建筑垃圾;组建一支绿化队,开展“微菜园”、”微果园”建设,实现村庄环境净化、绿化、亮化。

“四支队伍”得到了村委及群众的一致认可,智信村乡村风貌宣传队、保洁队、钩机队、绿化队相继成立,小达担任“总队长”,开始“走街串巷做动员、上山下坡调研走访、深入开展‘三清三拆’”的生活。

民居外立面改造工作出现问题,小达“白加黑”“5+2”地同村民反复沟通、协商,为村民答疑解惑,直至问题解决;“清拆”工作不到位,小达带着村委成员亲自上阵,清理垃圾、搬运废弃物、清理水塘……

经过三个月的奋战,智信村共清理出各类建筑废弃物及垃圾19000余吨,改造提升民居外立面近500栋,新建娱乐设施、休闲广场2处,改造“微菜园”、”微果园”31个。累计投入劳动力近2000人次,筹措资金153万元,整个村的风貌焕然一新。已是耄耋之年的村民胡大显,谈到村里的变化,激动地说:“我在智信村生活了80多年,村子从来没这么干净整洁过。现在是路平了、水塘干净了、绿树更多了,环境和城市有得一比。”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小达竭尽所能,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接续奋斗乡村振兴,带领智信村以崭新的面貌和形象开创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防疫一线,冲锋在前。

作为村党总支部书记,小达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一心一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智信村谋划发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用时时冲在前,事事干在先的过硬作风,带头冲锋在防疫一线,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为智信村筑起了防疫的铜墙铁壁。

2020年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小达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落实网格责任,发动全体党员群众、志愿者开展防控工作,排查从中高风险地区的返乡人员,采取广播、入户宣传、网络宣传等方式动员村民接种疫苗。

2022年春节,无情的新冠病毒卷土重来,袭击了广西百色市,疫情防控形势空前严峻。大年初四,小达在接到镇党委的紧急通知后,连夜驱车从城区赶往村里,在大家奔向团聚的日子,小达冲上了抗疫一线。

此时正值春节期间,智信村春节返乡、外来务工人员流动大,村坡之间走家串户频繁,防疫工作十分严峻。小达知道,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防控措施早一分落实,村民安全就多一份保障。他到村后连夜紧急召集村干召开村“两委”会议,第一时间对全村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统筹准备防疫物资。他率先带领村干前往那坛坡、坛仓坡两个主要进村路口开设党员疫情防控先锋岗,以身作则引导村“两委”干部在防疫工作中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意识,促使全村上下拧成“一根绳”。寒风深夜,一顶帐篷,一张桌子,小达率先进驻卡点,开始了守卡排查。

天未亮,小达刚从卡点值守回来便带着村干、志愿者继续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深入排查不漏一户一人,入户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劝散村民聚众赌博扎堆聊天,疏导居家隔离人员心理情况,最累、最繁琐的事都是小达带头去干。

因为设置防控卡点,给村民日常进出造成了不便,少数村民开始并不理解,小达就每天驻在卡点,不厌其烦对过往村民耐心劝解,为大家讲政策、讲疫情。春节是智信村办喜事的高峰期,小达第一时间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劝止,坚决不允许操办宴席,同时向全体村民发出“告全体村民书”,取消所有开年走访活动。在百色疫情持续肆虐的时候,小达带头用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守住了智信这一片净土。

作为村里的主心骨,小达24小时吃住在村委、卡点,从清晨到深夜片刻不离岗,忙碌在统筹协调各项防疫任务中。常常因为时间匆忙,他顾不得煮东西吃,就在帐篷里泡一碗方便面充饥。这期间他的手机从不离身片刻,时刻关注着每一条预警信息,准确迅速传达给每一位村民,却经常忽略了家人的联系讯息。连续一个多月,小达始终忙碌在智信防控一线,却没有时间回家看看离村只有十几公里的爱人和女儿。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持久战中,小达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站得出来、冲得上去、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诺言,他始终站在第一线,将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彰显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担当。

历经“三清三拆”、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考验,小达始终百折不挠,默默奉献,用责任和担当诠释了共产党员的为民初心。作为一位党员,一名“兵支书”,小达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履职;他说,当过兵的人,从穿上军装的那天起,就肩负着使命,这个使命是一辈子的,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不褪色。

小达同志退伍不退志,扎根献基层,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代表,是退役军人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先进典型。2021年7月,小达被评为江南区江西镇2020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3

任xx,1984年到西小翟村委工作,从村妇女主任、计划生育助理员、党支部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她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紧跟党走,努力工作,为民办事,赢得了党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是大家眼中的好党员,好干部,群众的口碑是农村干部的最高荣誉。如今,在西小翟村,只要一提到任xx,人们都称赞她“敬岗爱业,勤奋工作,任劳任怨”,村里的妇女们都夸她是大家“贴心好姐妹”。

群众利益无小事,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任xx作为村主干,第一责任人,在工作中始终遵循的原则。农村工作,特别是妇女工作复杂琐碎,往往是“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很多矛盾纠纷都落到支村班子上来了,作为女干部,她用真心和宽容,耐心和细致去深入调节工作,架起了与村民心灵相通的连心桥,筑起了维护农村稳定的一道防线,她在工作中,调处婚姻、邻里土地赔偿等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帮助转化邪教迷信人员10余人。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将大量的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西小翟村本是财政迟字村,在她和村委一班人的多方共同努力下,于20xx年为村增加年经济收入达5万元,搞活了村经济,带动了村发展。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始终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和谐家园。一是投资60余万元重点提升村主街道美化、亮化、硬化、绿化和上下水工程;二是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干部集中整治和专人清理相结合的模式,对全村进行全面长效整治;三是积极筹划村十四五建设,建成集实用、休闲、娱乐、美化为一体的多功能群众娱乐场所和现代化村党群服务中心,持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续工程,做大做强养殖产业,把党的政策落实到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中,努力绘就农民有钱挣、干部有事做、村庄大变样,奔向现代化的美好画卷。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4

张xx,蔡村乡段家堡村村委主任,多年来明确目标、攻坚克难,认真工作履行职责,开拓创新,成效明显,村委会在群众中威信提升。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做到清正廉洁,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从小事做起,抵制各种不良作风始终坚持用一个共产党员标准对照自己的行为。

加强学习把握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张xx作为一名村主任,时刻牢记:不学习,思想就会落后于形势,行动就会脱离实践。用正确的思想充实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修建翻新道路,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在任期间,她深刻体会到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目前我们村内的大小道路,以及通向田间的小路已经实现全部硬化。村民们的小轿车能开进家门,粮食蔬菜能装上大车。靠种田种菜的村民收入得以提高。

修建下水道,卫生环境一手抓。为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她在村里村大力整顿环境卫生,修建下水道后村里的生活污水、下雨后的积水问题得到解决,村民们不再像从前出门随手泼,村子里的道路始终保持整洁。经过几年努力,在环境卫生方面,段家堡村多次获得县领导、乡镇领导的好评,并被评为先进卫生示范村。

翻新舞台,绿化道路,修建花园凉亭。进入新时代我们国家的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村民在文化经济上的矛盾也日益增长。为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张主任和村民一道,修建花园,翻新舞台,修建凉亭。

张主任撸起袖子和村民们一起建设自己的美丽新家园,用实际行动见证巾帼魅力。

乡村振兴先进事迹15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下寨村通过制定规划,抓牢基层党建,完善基础建设,壮大产业支撑,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乡风文明等不断加强下寨村美丽乡村建设。

一、基本情况

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一直在脚下延伸,旁边低矮破旧的木房让人觉得压抑,“晴天出门一身灰,雨天出门一身泥”,这是下寨村在村民们记忆中的样子。自2013年下寨村被列为岑巩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以来,客楼镇整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农村文化建设、村级阵地建设、人居环境建设等项目,集中抓好下寨村美丽乡村建设。自此,高原上的“璀璨明珠”冉冉而生。下寨村先后被评为“美丽乡村”、“贵州省十佳最美赏花地”、“乙级旅游村寨”、“贵州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贵州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村。

客楼下寨位于岑巩县西北部,距离集镇中心1.6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289户12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29人,已脱贫74户298人。全村总面积7.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98亩(田804亩,土494亩)。森林覆盖率70.44%,辖区内地势平坦,海拔在850-1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3.9℃,年降雨量1290mm,是天然“氧吧”和绝佳的“避暑胜地、养生天堂”。下寨村红豆杉群为客楼镇两个庞大的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之一。全村存有大大小小的野生红豆杉数千株,胸径达50cm以上的有60株以上,其中一株红豆杉树龄达2000年以上,需5人合抱,是迄今发现的亚洲最大的野生红豆杉,誉为“亚洲红豆杉王”。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好基层党建,配强村组队伍。针对部分村干履职不力、能力不强等问题,客楼镇党委及时在在职干部队伍中选拔30岁以下、本科文化程度的1位同志,担任下寨村的支部书记。该同志到岗后,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群众高度认可。同时,选配和管好用好村“第一书记”,让“第一书记”完全融入脱贫攻坚和村务工作,杜绝“第一书记”和村两委“两张皮”、“水与油”等不良现象。由于工作务实、群众认可,下寨村“第一书记”田启金同志先后被县委表彰为“全县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州委表彰为“全州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委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

(二)抓好规划引领,明确建设方向。2018年下寨村已完成景区规划设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下寨村将充分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这一独特自然资源,规划建设红豆杉康养基地,坚持农旅、文旅、体旅、医养相结合,着力打造“森林人家”及红豆杉康养村落,建成集康复康养、休闲度假和避暑旅居旅游目的地。

(三)抓好基础建设,提升旅游内涵。目前,已完成下寨“森林康养基地”景区建设规划。通过项目整合,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景区旅游路网、供水设施、慢行系统如游览步道等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完成景区接待场所、紫藤长廊、景区护栏、休闲垂钓场等配套设施建设,投资300万元完成景区农家乐示范点建设,利用人居环境建设资金1130万元,修建休闲亭,旅游公厕,生态停车场2处。2018年,启动实施千亩莲藕产业园项目1个(首期实施400亩),建成红豆杉苗木基地1个(120亩)。2019年,成功举办“岑巩县客楼镇首届避暑文化周”,吸引游客8万余人,直接旅游收入500余万元。

(四)抓好环境治理,打造美丽乡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改变村容村貌。一是加大对村庄环境的整治力度,拆除了“三废”(废圈舍、废厕所、废墙墟),全面整治公路沿线滥搭乱建,添置了垃圾桶50余个,配备护林员5个,聘请保洁员17个,负责清理主要通村通组公路及公共区域,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扩大“以奖促治”政策影响面;三是以一线作战队队长包村、驻村队员包网格,987帮扶干部包户的原则,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整治主体责任,以“3+N”工作制度为抓手,严格按照“五净一规范”要求,组织全体987帮扶干部打扫好自己帮扶户的环境卫生,做到户户责任落实到人。

(五)抓好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下寨村充分依托高山云雾茶叶、荷花产业基地、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等旅游优势产业。一是依托高海拔气候优势,打造以高山云雾茶为代表的茶叶产业带,种植面积350亩,年均产值约2400余万元,惠及群众291户1231人;二是依托连片农田优势,2019年村级合作社流转整合土地360亩用于实施莲子种植项目,预计亩产80公斤,年均产值约140余万元,覆盖全村贫困户85户327人。同时修建千米观光木栈道(956米)、百米紫藤长廊(248米)、百亩荷花鱼塘等农业观光配套设施;三是依托野生红豆杉聚生群落优势,打造“森林人家”和红豆杉康养村落,全村共有野生红豆杉10000株左右,100年树龄以上的红豆杉100余株,拥有亚洲最大红豆杉树,杉胸围5.85米,树高约30米,覆盖了约500平米地面,长期晴天有“红豆杉雾雨”奇观。同时流转土地120亩发展红豆杉苗木产业,着力从药用、观赏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做强红豆杉产业;四是依托丰富的冷水资源优势,村级合作社流转连片水田50余亩,建成荷花鱼塘养殖基地1个,荷花垂钓鱼塘1个,观赏鱼塘一个,该项目覆盖群众291户1231人。

(六)抓好活动载体,建设乡风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使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树立文明乡风,激发群众脱贫信心。客楼镇将乡风文明与精准扶贫同步部署,不仅在增收入”上想办法,更在“富脑袋”“健精神”上下功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从根本上“治懒病、拔穷根”。

TAG标签:先进事迹 振兴 乡村 #